中暑又称热应激,是指鸡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及生理机能趋于紊乱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反应,同时伴随生产性能下降,出现热休克,甚至死亡。中暑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当环境温度长时间超过35℃,鸡群将出现中暑,当温度达到40℃以上时,就有可能导致大批死亡,严重损害养鸡生产中的经济效益。
一、中暑对鸡群的影响
(一)热喘息
适当的热喘息可增加体热的散发,但是过度的喘息将会出现呼吸性碱中毒;产蛋鸡发生热应激时,输卵管中常有未产出的蛋。此外,热喘息可损伤呼吸道黏膜,造成呼吸道充血、出血,继发病原感染。
(二)心率增加,体温升高
由于热应激和热喘息导致血液中含氧不足,心率代偿性加快、血压升高,由此可导致脑内压升高、充血甚至出血、昏厥;心率过速后引起心衰,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肺淤血、水肿,机体缺氧。
(三)排卵数减少,产蛋下降
热应激导致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减少,所以促卵泡激素、促黄体激素和催乳素生成减少,从而影响了卵泡的生长发育和成熟,使排卵数减少,导致产蛋下降。
(四)导致采食量下降
热应激时,采食中枢的兴奋性受到抑制,导致消化机能减弱,食物在消化道停留时间延长,感受器受压迫而食欲不振;高温时循环血液充盈机体表面,使整个消化系统供血不足,食欲减退,消化能力减弱,生产性能下降。
(五)饮水量增加、粪尿排泄增多
为了增加散热,粪尿排泄增多,导致机体钾、钠及多种微量元素流失,电解质平衡失调、失水,鸡群会大量饮水,来补充水分流失。
(六)肠道屏障功能紊乱
导致益生菌与病原菌的菌群失衡,肠道屏障功能紊乱,内毒素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性炎症,使鸡只出现死亡;严重影响鸡肠道益生菌的代谢作用,使肠道中短链脂肪酸合成减少,破坏肠道完整性与营养物质的有效吸收。
二、中暑的原因
中暑是由于鸡舍及周围环境温度的升高超过了机体耐受能力而出现的明显热应激,造成鸡舍及环境温度升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夏季强烈阳光照射,屋顶及地面产生大量辐射热
大量的热通过辐射、传导、对流等途径进入鸡舍内,使舍内环境温度升高。
(二)饲养密度过大
由于密集饲养,每个个体所占空间较小而不利于个体体热的散发,甚至可因拥挤而造成高于周围环境温度的小环境。
(三)舍内积集的热量散发出现障碍
如舍内通风不良、停电、风扇损坏等。
(四)温度高,湿度大,散热困难
夏季温度高,雨水多,湿度大,热应激指数升高。热应激指数是舍内华氏温度与舍内湿度的和,即热应激指数=(普通温度计的温度x1.8+32)+舍内湿度。
当热应激指数为150时,在鸡可承受的热应激范围内,鸡不会有任何影响。155时,鸡对热应激的承受能力达到底线。达到160时,鸡开始采食减少,饮水增多,生产性能下降。达到 165时,鸡开始死亡,肺脏、心血管系统受到严重损伤。热应激指数达到170时,鸡大量死亡,多数鸡当时窒息死亡,少数晚间死亡。
三、防治措施
(一)预防
1.降低环境温度
鸡舍建筑不能太矮,开设足够的通风孔,安装必要的通风降温设备,如风扇、水帘、喷水等,可采用水帘加纵向通风的最佳通风系统。
2.减少机体产热,增加散热
适当改变饲喂制度,改白天饲喂为早晚饲喂,进食活动会产生较大量的体热,而且鸡群在早上饱食后会安静憩息,减少了活动散热;保证清凉水饮用量,以饮水降低体热和尿液排热,如在饮水中添加适量氯化钠或氯化钾,可使饮水量增加,降温效果加强。
3.提高机体抗热应激能力
①在日粮中补充维生素C 。常温条件下,家禽能合成足够的维生素C供机体利用,但在热应激时,机体的合成能力下降,而此时对维生素C需要量却增加,一般可在日粮中添加 0.02%~0.04%维生素C。
②在日粮中补充碳酸氢钠。高温条件下,鸡群呼出的二氧化碳随之增加,导致鸡体内二氧化碳分压降低,碳酸氢根存储量降低,碳酸氢盐缓冲系统破坏,必须要针对性地调整饲料中碳酸氢钠的含量,通过中和作用调整血液中酸碱度及二氧化碳浓度。所以在日粮中可补充碳酸氢钠,同时减少氯化钠的用量,一般在饲料中补充0.5%。
③投喂或投饮清热中草药,包括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和清热解暑中草药,能够起到抑菌,促进体表血管扩张,加速体热释放,增加血管通透性,减少血容量,降低脑颅内压,稀释血液,缓解热应激的作用。
④投喂抗惊镇静中药类制剂等。使鸡群避免骚动,保持安静。
(二)治疗
一旦发现鸡群有中暑症状,必须立即急救。将病鸡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大群鸡可用冷水喷雾降温,病鸡可饮服藿香正气水缓解症状。
【本文标签】 炎炎夏日 如何防止鸡中暑?远卓农牧
【责任编辑】
热线电话:400-058-7066 130-7105-1500客服电话:130-7105-5633 邮箱:yuanzhuonongmu@163.com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高村乡宋村029号 郑州远卓农牧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0839号-1